两会作为政坛的一件大事,除央视等国家级媒体外,很多国外及地方媒体也积极对其进展进行了报道。除了重头戏新闻发布会外,恐怕其中对与会代表的专题及随机 采访更加能体现群众的关注度了。虽然有媒体指出,新闻发布会过滤了一些敏感的话题,我想这还是可以理解的,因就国家形象而言,有些话题比如军费、国际关系 等话题的回答是需要慎重的。但对与会的代表的采访就不一样了,即使出现媒体的误读,官方仍然可以站出来说这只代表某某的个人立场。
”请问您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样的看法?” “今年的工作报告是务实的,我很感动,它体现了我们党我们政府......”,有时的采访根本不需要代表们回答我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似乎真有那么一套标 准的答案在。每每看到播放采访的片头时,确实鼓舞人心、令人振奋,而一到记者采访代表时,实在没有新意的令人感兴趣的回答。我们的代表们也许在长年累月的 报告、文件的耳濡目染之下,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官方语言,它就像一个模块被不同的嘴加工出来,但是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只不过是OEM加工而已。
既然是政协委员,既然是人大代表,那么他首先来自群众,他的声音也应该是大众的声音,大众的腔调以及大众接受的语言方式,任何刻板的程式化的语言模式并不 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希望听到有价值的新闻,听到涉及自身利益的发言,而不仅仅是解读和赞扬。总理在人大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只要看过的人都知道好,因为 他涉及了农村医保、教育、卫生等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何必你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们一再地宣传呢?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还希望什么,在具体操作 过程中的建议呢?
不是每个人都要象新闻发言人那样,希望代表们能拥有各自的表达方式,即使内容一致。
2007/03/06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最近关于老人在公交车上倚老卖老抢占座位的事热度不小,不过归结其根源很少有人去认真地总结。是什么让这么六七十岁的老人有这样强大的心理优势来来无视社会公德?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根深蒂固的环境影响。 这一辈人大多经历过文革时期,迫于现实的压力很多人会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掠取本应公平分配的...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