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郑钧的这首曲子么?大概10年就听过它吧?据说当年郑钧演唱这首歌的时候,他本人并没有去过西藏,可是你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对西藏美轮美奂的赞美与向往。
西藏,对于世界上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同时也是心中理想的净土。从藏区归来的先行者们给我们带来蓝蓝的天,深色平静的湖泊,巍峨的雪山, 肃穆的寺庙和喇嘛。在城市的喧嚣和浸淫中我们其实都在向往着那片净土,这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和谐之美,而无论生活优越与否。
歌曲一开始就是藏语女声的独唱,仿佛站在高高的雪山之巅,清亮而高远。虽然没有唱诗班唱出的那样的宁静,但这是一种更为深远的倾诉。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歌词里充满着一种清晰的自我认知的回归。应该注意到,歌曲使用了”回“这个字,我们本属于某个地方,只是阔别已久。
曲风采用的有点轻摇滚的味道,苍凉而激情。西藏也一直是我梦寐以求之所,对于大多数新生的一代人,去西藏旅游永远都会存在于计划单上,时代越是浮躁,去的人会越多,这是规律。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亲身感受回归恬静的奇妙之旅。有人已经用这种方式找到了些什么,比如新加坡歌手孙燕姿。
点击在线试听这首《回到拉萨》
2007/03/23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最近关于老人在公交车上倚老卖老抢占座位的事热度不小,不过归结其根源很少有人去认真地总结。是什么让这么六七十岁的老人有这样强大的心理优势来来无视社会公德?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根深蒂固的环境影响。 这一辈人大多经历过文革时期,迫于现实的压力很多人会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掠取本应公平分配的...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