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0

究竟是谁给农民烙上了烙印?

农民工进城给城市管理带来新挑战的争论由来已久。长久以来,尤其是国家二元制社会机构产生后的几代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国家对于城市的各项优惠,城里人一再地抱怨是进城的农民工抢走了他们的饭碗,社会治安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似乎一个城市的治安问题全然是农民工造成的。就连农民,也已渐渐忘却当年推出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初衷,一切似乎变成了一种天经地义。

虽然我十分反感这样的人,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为什么农民会惹人厌?我想可能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讲卫生。农民习惯在广袤的土地上自由地生活,在习惯上,由于受制于从事的工作性质以及先天的条件,存在着很多在城里人看来很不好的卫生习惯。比如,身上的衣服上永远都飘扬着尘土,裤管下总是沾着零星的泥水污渍。两手指甲里总是有一些黑色的污浊,头发也不梳,随地吐痰等等。这不免让城里人感到厌烦,因为在城里人的眼睛里,这些是难以容忍的。

在城市的公交车甚至地铁里,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身影出现,你甚至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就是农民。他们常常是孤独地站在那里,从来不与人争抢座位,也很少在这种场合下说话,因为他们自卑,怕城里人嘲笑自己的土老冒。

二、贪小便宜。商场里是绝对看不到农民的影子的,即使有,也是被城市化改造过的那一类,而那些自由市场,则是农民光顾最多的地方。他们会因为几毛钱的差价跟你耗上半天,让你极为不爽。

他们会在小区的垃圾桶边拣上你已经遗弃的衣衫,或者已经让你无法忍受的还能勉强使用的电器。会在门卫的呵斥中飘摇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被人辱骂中憨憨地一笑,悄然离去。

三、蛇皮袋与大包小包。上下班的时候,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些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巴士,然后被司机拒载?这种情形太多了,那些人一上车,就有城里人避之唯恐不及,就如同看到病毒感染者一样,他们常常也在众多城市冷漠的目光中怯弱地保护着自己。

仔细看看这些特点,自己也不免觉得好笑起来,这些显著的“特征”又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有城里人同等的工作环境,如果有城里人同样的生活环境,那么,农民是否又愿意这样着装以及有着这样那样的举止而不自知呢?

今天的城市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主要代价的。农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持续性的牺牲,这在西方国家是令人疑惑 的。而今天,在城市化改造的大潮中,仍有一些地方以城市建设为幌子,给那些低矮的老房子拉一个围院,而出资方却是政府。他们全然不去理会农村还有多少条泥 土路,还有多少破败的房子。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农民利益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因为不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社会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悲哀的是,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却在大谈特谈维持现状的好处。所谓现状,就是继续维持现阶段以牺牲农村利益来保持城市利益,以牺牲贫民利益来换取富人利益,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来保证少数人的利益。

那么是谁为农民烙上了烙印?其答案不言自明。农村不发展,农民不进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在西安,城市里有着古老的社会文明和现代文明 的交融,到处出现着不同肤色、种族的游览的人群,而只要一出城区,那农村贫瘠的景象就像广角镜头下中国农村的缩影,这个时候,你不能因为中国GDP总量超 过20万亿而沾沾自喜。在更加深入的社会结构里,农民身上的现实烙印依然存在,虽然,中国农历新年里,那些人穿着体面的衣衫,但是过了正月十五,他们将消 失在城市的人潮中,依然灰头垢面地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坚强而卑微着期待着烙印的消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