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二十年了,在市场化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来自各方对中国电信的批评一刻也没有停止。从取消固定电话月租费引发全国性的大讨论到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宽带限速引发的集体诉讼,电信在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负隅抵抗。直到今天电信似乎依然是赢家,大有管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在讲述中国电信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中国电信的历史。中国电信,前身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即以前我们在中国各城市及乡村集镇上看到的“人民邮电”。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电信业的整体实力,国家邮电部对电信业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对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1999年,电信剥离了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2001年,迫于多方压力,中国政府对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希望以此增加中国电信业内的竞争。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从电信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电信一直带着浓厚的行政色彩。即使分拆,政府引入竞争等措施的实施,电信依然凭借其绝对的先天资源垄断着中国的电信市场。在我看来直到今天,电信与其分拆出的中国网通实际上并无本质上的差异。虽然将北方九省一市划给中国网通,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电信与网通虽然在对方的市场中都有自己的产品,但实际上只是将原来的一家垄断企业扩展为两家。电信与网通实际想介入对方的基础业务很难,重复的网络建设也是不现实的。电信与网通有不和却也有默契,比如南北互通的问题。是的,按照常理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问题会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由于一家企业被分成了两家,竟然使得中国的电信业发生历史的倒退,这不能不说是政府管理功能的缺失。作为电信行业的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难辞其咎。
我们先来谈谈政企分开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这个问题上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在企业内部间出现问题比较棘手的时候,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推脱说这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你们可以直接找企业去解决,丧失有效的行政监控是对市场经济引入的整体缺失。我们说,我们不怕市场经济,我们怕的是伪市场经济。
作为一种个人的比较,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单位,我的评价是中国移动是三者中比较好的一家,它反应在处理问题及时,并通过有效的内部跟进机制切实解决每一个投诉的问题,收集客户满意度调查对内部员工进行评价等。中国联通次之,这跟联通最近几年的市场战略的错位有关。据我的了解,联通的很多员工还是很不错也看到联通存在的问题,但苦于他们不是决策层而令到联通成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中国电信则是所有电信企业中最糟糕的一家,我不认为是电信本身的错,我始终认为是监管不到位导致电信的一些霸权行径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举几个例子,很多人对电信的初装费颇有怨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对的声浪呢?主要是电信初装成本与收费额度的巨大差异。实际上,电信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管网建设已经比较成熟,原来装一部电话需要拉很长的一根线,成本固然很高。而现在不同,基本上新接入的电话线估计最长在20米就足够了,还有一个是人力成本。据我的了解,现在电信所有的装机任务都是外包给专门的安装公司,这些员工的月收入也就在千元左右。以一部新装个人用户固话308元来计算,电信所花费的成本100元足已!电信的外包装机制度在收费上也会出现一些黑洞,在低收入的压力下,一些安装人员便开始动点小脑筋。比如你装电话的场所在商业楼宇,那么安装人员会告诉你你这个地方是不给安装个人用户的电话或者宽带的。然后就会告诉你行业内部是可以通融的,给个200块钱吃吃饭就帮你装好。这几乎是行业中一个公开的秘密。按照常理说,以个人用户还是以单位用户装电话及宽带消费者是可以选择的。比如,单位固定电话可以在114台有记录,方便客户查找,而宽带可以有固定的IP地址及多点共享等优势。但依据电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在商业楼宇安装固话或宽带,要么装单位用户,要么给点钱打发那些小鬼。
再说说区间电话费,这个东西更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你打到外地的长途可以收你0.40元/分钟以下,你若打市内的区间电话,对不起,0.50元/分钟雷打不动。我们知道,移动和联通很多年前也收过所谓区间电话费,但几年前就取消了。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用手机打电话比用固定电话打便宜多了。按照两者的技术优势对比,理论上可以移动使用的移动电话要比固定电话在技术上更有优势(宽带另计),理论上应该说其服务的价格要比固定电话略高。而在中国,这种完全不符合市场逻辑的状况竟然可以长期存在并且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当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一个公司没有固定电话似乎总有点皮包公司的味道。作为中国境内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不安装固定电话来增加企业的整体形象。这也使得电信企业有更多有恃无恐的霸权空间。
其实,在家庭用户中,固定电话正在被更多的家庭抛弃。原因很简单,有些家庭成员如果将固话的月租费用来打手机 ,一个月的花费也够了。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很多的子女都是在接到家中的电话后切断然后回拨。中国电信显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电信的反思,恰恰相反,这促使电信更加利用手中的资源行使它的霸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引起重视。特别是现在年轻的一代人,没有网络就如同被掐住了脖子一样难受,很多地方的电信公司便利用这一点,实施捆绑式销售,想装宽带吗?那么请装固话吧,有的人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装了固话,然后再将固定电话停掉,再每月交几元的停机保号费,多么可怕的现实?!
据说南京电信宽带已取消包年的套餐,继而正在酝酿宽带按流量计费。虽然这项服务政策到目前并没有在社会上进行官方公布,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著名的西祠胡同网站上的中国电信讨论版上充斥着消费者无助的呐喊,原因是电信曾经在前期的市场宣传中表示新装宽带在两个月优惠上网到期后可以申请包年业务。以电信惯常的操作手法,结果可能让更多的人失望。据说此次电信的按流量计费的起因是因为网络资源被BT、电驴等P2P下载所占用。电信的解释还有维护版权,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版权卫士。我们说,任何一种网络新技术的应用都有其可取的一面,使用这种技术也是消费者的权利。更为可笑的是,BT、电驴等软件其实都是国外的人开发出来的,难道国外的人比中国更不懂得尊重版权?用这种欺世盗名的手段来达到缓解电信带宽压力的做法实在也只有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才做的出来。
我们可以假设,电信如果按流量计费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你必须还另外装一个计流量的软件,当然这并不能保证你所记录的流量与电信主机所记录的流量一致。那么安全起见,最好不要刚刚达到那个限定的流量,要有所保留。但即便如此,日后引发的电信与消费者的纠纷将与日俱增。当然,电信对待客户如同官老爷对待自己的子民一样,他们会甩客户的电话、拒听等。政府中的衙门作风在悄然发生着积极的改变,而在电信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那么作为新闻监督的媒体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又是抱以什么样的立场呢?在南京,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市井新闻类栏目《南京零距离》及《直播南京》对南京电信的一系列的举措似乎都保持了低调方式,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有网友在西祠胡同上发表了措辞强烈的看法,表达了对这两档一直主张群众利益的新闻类栏目的强烈不满。我不能不想到一个问题,电视台电台都加入了各地的广电集团,广电集团也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做宽带业务。那么,必须要向电信租借带宽的广电集团是否因惧怕自己的行业利益受损而放弃了对中国电信的反面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权力?这实在不能不让人产生置疑。媒体不管怎样,都应该站在中立的立场。凡是会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其公立性就会大打折扣。
那么既然引入了市场竞争,我们是否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有,但可惜的是,由于电信先天的网络优势,所有的其它电信公司或宽带运营商总是要受制于电信。另一方面,其它的宽带运营商也不会那么善良。比如,理论上的100M宽带入小区10M宽带入户实际上只是一个理论值。假如同一小区有100户同时上网,实际每户所分配到的带宽只有1M,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有时还达不到造成网络堵塞,这就是当前电信行业的现状。在资源上的绝对优势是中国电信的质量要好于其它的电信企业,这是很多人愿意伸出头来被电信宰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没有更好的选择。
有人将希望寄托在中国电信行业对全球电信企业的进一步开放之后。事实上,这是一种美好却虚无的幻想,因为任何一个国外的企业进入中国电信市场,必须要与中国的电信企业打好关系。据我的估计,他们应该是先从电信的增值业务做起。指望国外的电信企业在短时期之类建设出象中国电信这样庞大的电信线路管道和销售体系,就如同痴人说梦。
那么,电信行业真的就没法治了么?肯定有,那就是有效的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构建更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电信企业的企业行为。另外,从银行跨行查询手续费引发的人大代表紧急提案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人大代表应该更多地关注民生,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有意见的行业,并收集材料向常委会提交报告。
说到底,中国电信只不过是一个企业。我们惯常将中国电信的企业行为模糊地称为“电信的政策”,这是不恰当的,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企业行为。我就不相信一个企业还能凌驾在国家权力之上。关键是,这个企业是国有的,我们的主管部门会不会因此而纵容这个反骨的孩子。从法律的层面来讲,国家是人民的,那么这个国有企业也是人民的,如果你做了伤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那么人民就有权利要求你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回家种红薯!
市场化如果不彻底,产生的只能是畸形的企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