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去深圳,而且一呆就是八年。这也足以证明人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认识深圳只是当时偶尔看到的几本杂志和书刊,里面说些在深圳的一些打工经历啊,暂住证啊之类。很陌生,很模糊。
经过近40个小时的火车颠簸到了广州火车站,尽管在家里已经穿上了外套,但一到广州就热得不行。
公司开了辆大巴来接我们,我找了个靠窗的座坐下。看着广深高速两边的风景。秀丽的珠江,一些亚热带的植物。一切都好像是在做梦,我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一条不知名的小街,车慢慢拐进了一个大院,我们被安排在办公室门前等候。
过了半个小时,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人,说着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后来我们才知道是香港人。接着那个肥肥的女人告诉我们薪酬的标准和一些厂规厂纪,我们中的小赵问她:按国家规定的保险之类的怎么办?那胖女人一愣,好像没听说有这个规定是的。后来我们才知道这边的公司很少有给交保险的。
那个戴眼镜的男的看了一下我的简历问我是不是会机械制图,我说是的。然后他们又安排车把我安排去了另一个厂区,当时我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了,由他们吧。接着我的新上司给我面试,给我一个主视图和一个俯视图,让我画一个左视图,虽然花了点时间总算是通过了。
随后是办厂牌,领宿舍钥匙。领宿舍钥匙的时候,我提出要和我们一起来的人住一起,那人告诉我,我们这里是不允许搞帮派的。我说我们这里的人少,大家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然后到了宿舍,放下行李。这个宿舍除跟我们一起来的人以外还住了些早先就住进来的人,下铺已经住满了,只好找了个上铺收拾妥当。又和一起来的几个人到厂区外买了些桶、蚊帐、被子等。看看身上也就剩一百多快钱了。
终于迎来在深圳的第一个夜晚,睡到半夜,忽听见床咯吱咯吱在响,隐约的还有女人微弱的呻吟,男生宿舍竟然也有人在同居,难道这就是深圳?
我哪里知道,有些我原本以为无法接受的东西到了深圳,一切都变得那么合理了。
2006/08/08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最近关于老人在公交车上倚老卖老抢占座位的事热度不小,不过归结其根源很少有人去认真地总结。是什么让这么六七十岁的老人有这样强大的心理优势来来无视社会公德?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根深蒂固的环境影响。 这一辈人大多经历过文革时期,迫于现实的压力很多人会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掠取本应公平分配的...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