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场预警与解除
在现场的组织管理中,现场管理人员的多极化统一是一个必然要面临的问题。管理的紧凑性以及问题处理的及时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现场的工作状态和效率。建立报警机制则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处理问题的快速反映机制,使现场管理者如交通警察一般,将生产过程当成是交通疏导。
警报的建立一般以口头、书面及直观指示灯等几种方式存在,目前,在大部分企业其实已经具备了口头报警的形式,即生产线发生了什么重大的问题,立即逐级向上汇报,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书面的形式则是以报警单的形式出现,就像在公安机关做笔录一样,它使得警报被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它的进步在于可以在该报警单上注明报警的时间,事因以及处理结束的时间和处理的方案,以便搜集这方面的咨迅来检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它对于企业面临相同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指示灯的形式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它的建立使得工作现场的问题更直观地被管理人员看到,并寻求相关的技术支撑。在显眼的地方安装指示灯的做法同样也要书面的形式记录,以便作为案例的总结材料。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要报警?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通常应该将所有引发现场生产不顺畅的情况均例为报警项目,它包括机器故障、欠料、品质异常等所有造成生产出现停顿影响产量的情况。
报警后,现场管理人员应做什么?
当线上发现报警后,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感到事发现场,针对现场的问题,联系其它涉及部门的人员到场,寻求改善的方法以及预期解决的时间。如果生产线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停线情况,应及时做好更改作息时间等措施,避免影响生产效率。
同时,管理人员应该注意搜集这方面的材料以及引发生产停顿的原因,以待每周质量及生产会议向上级提交,并共同寻找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预防控制措施。在线上报警后,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是最繁忙的人员,他们应该穿梭于各部门之间,将解决的情况及时了解并作出下一步工作决策,要将损失最小化。
我们知道在做鱼骨(刺)图时,对于原因的分析,我们通常通过以下五种分类查找原因,即人、机、物、法以及环境,在报警过后,我们应该建立好这几根鱼骨(刺)所对应的部门及相关职能人员,以便追求问题解决的时效性。比如,在生产线发现某检测项目超标,那么这时候就要第一时间找到品管人员和技术人员,能不能暂收?是材料问题还是设计问题?然后如果涉及到原料的,那么就要邀请IQC加入到改善的队伍。
报警的解除就是问题清理结束之时,如果问题有遗留,但不影响生产的运作,可视为报警已被解除,但如果有遗留问题,比如,某品质问题影响到检测的速度,那么即视为问题没有得到成功解决并需要继续处理,比如,是否在得到授权后增加人手等。
总之,解决好生产报警是建立生产现场顺畅运作的关键,务必要使其程序化,这是能否解决现实问题的利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