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现在大家都在等待着明天的那一场典礼,如奥运会一样它必然振奋我们的精神。无论对国家的期望值怎样,这块土地与生长在上面的我们没有任何的仇恨,相反是难以割舍的爱。爱国与不爱国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声音和态度,而当国歌响起当身边的人全都庄严肃穆状的时候,有一种感觉还是会油然而生,有些事情就会暂时地遗忘。
我相信明天的那时我依然会因为某些场景而激动,虽然我也知道并不会有人拿我的激动当回事,本身我自己就是矛盾的,又怎能要求别人?今晚我蜗居在一个小山村内用无线网络继续接收着外界的信息,我看着这些生活了几十年生活质量没有根本改变的人们,有些人因为疾病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这个国家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使用更多的视角来挖掘,因为它的疆域太大,也因为生存在其中的人状态差异太多太多。
国家是什么?这个命题太大,大到让人不忍卒读。我只知道它能带给我一个懒觉,无论什么样的仪式,请都要让我自然醒。
2009/09/30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
菩萨保佑!疫情期间没有失业,没有因为温饱问题而感到无所适从,也没有像餐饮、旅游业者那般惶恐。然而我的内心仍然是很慌的,不知道这个疫情最终的走向,也不知道未来究竟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 老人家常说灾荒年灾荒年,这个词在现在听来似乎很陌生了。但是经历了上一次创伤仍然活着的人对灾荒...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大叔,祝贺,国庆快乐!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