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BOSS谈到凌晨一点,外面的天气已经有些凉意。许是前天的一场大雨导致,很多msn上的好友签名都跟秋天扯上了干系。仿佛这秋天都是人们的一种盼望。想起身在南国的日子,没有秋也没有冬,那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况味。
虽然开诚布公地谈论了许久,但是关于大的原则以及方针性的改变几乎没有,我们只有干着急的份。其实说得好听一点是处在转型的阵痛期,说得不好听就是强弩之 末,谁也看不到未来的样子。看着公司依旧懒懒散散的那些人,实在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和自己的心态。原本我只是想把它作为一块试验田,现在看 起来似乎是我自己太投入了。
关于执行力的问题,在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陆的企业是一个顽疾。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PDCA,有些公司甚至在表面功夫上做得像模像样,实际的操作却总是无法 达到那么好的高度。精神气儿一来神清气爽,什么都想拿来做做,精神不好时交代下去的什么工作都忘了,也就更谈不上跟踪,没有人会紧盯你的业绩,如果有业 绩,也就是你的个人沟通的能力。
管理企业其实与治理国家也有相似之处。比如困惑中国几千年的人治与法制的问题。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往往是强调个人魅力的时代,个人的威信足以塑造一个企业什 么样的企业文化。而随着企业规模的状大,一切的成功将不会仅仅存在于偶然,企业规模越大虽然带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但同时也造成企业因供血不足而带来的发展的自我局限性。
显然,在目前中国浮躁的经济大景下,大家都热衷于资本运作而忽视企业的软硬件建设,企业往往只是一面红旗,塑造一个光辉的形象,而不是真正地做企业。
当然,也有人在改变或正在改变着。以现时的利润分析来看,资本运作往往会比传统行业利润丰厚,谁也不知道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2007/08/30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最近关于老人在公交车上倚老卖老抢占座位的事热度不小,不过归结其根源很少有人去认真地总结。是什么让这么六七十岁的老人有这样强大的心理优势来来无视社会公德?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根深蒂固的环境影响。 这一辈人大多经历过文革时期,迫于现实的压力很多人会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掠取本应公平分配的...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