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网络上充斥着有关谷歌即将撤离中国的消息,我在十月份《google铩羽而归?》一文中就已经对此发表了看法,所以也不用再去诠释,我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观点。
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形是:
1.米国等西方媒体轮番渲染本次事件,油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尊重互联网在法律的框架下健康发展;
2.米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要求油国对本次事件作出解释,但未能得到任何回应;
3.谷歌正式撤离油国,形式低调,待撤离工作完成后会发表一个声明,油国政府也会发表声明表示遗憾;
4.油国网民开始能断断续续地访问谷歌,类似电池电力不足并最终耗尽,从此淡出油国网民视野;
5.google依然是google,谷歌已不再是谷歌。
影响:
1.总体来说影响不大,赞成与反对者比例几乎对半;
2.引起更多人对于审查制度的好奇;
3.google重症依赖者将会感到沮丧,油国网站靠google adsense的收入大幅下滑;
4.VPN租售将在短期和长期内火爆。
2010/01/13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
菩萨保佑!疫情期间没有失业,没有因为温饱问题而感到无所适从,也没有像餐饮、旅游业者那般惶恐。然而我的内心仍然是很慌的,不知道这个疫情最终的走向,也不知道未来究竟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 老人家常说灾荒年灾荒年,这个词在现在听来似乎很陌生了。但是经历了上一次创伤仍然活着的人对灾荒...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google这回是走定了.....
回复删除话说“油国”是什么典故?油and米?
回复删除我现在其实挺烦google搜索的,当然同时我也挺烦baidu搜索。因为我觉得现在上网获取信息的渠道都被这俩控制了。
google的服务里面我现在比较迷的是blogspot和appspot,快赶上强迫症了。
搜索确实是这两家了,烦也没用。我主要还是email和reader比较多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