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荨麻疹再一次大驾光临。上一次来还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自从它从急性转变为慢性以后,几乎每年的春秋时节都要回来帮衬我一次。
记得第一次出现荨麻疹的时候事前毫无征兆的,站在那里就觉得浑身发痒,然后身上出现小疙瘩及风团。即便是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景象仍不免浑身起鸡皮疙瘩。而且那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只道是皮肤过敏了,因为之前酒喝多了以后是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的,但酒劲一过也就什么都没了。于是乎就去药店买皮肤过敏的药,店员首推一种叫“息斯敏”的盒装药给我,结果这皮肤病没见好,倒是硬生生地将一个俊秀的少年郎变成一个大腹便便的伪波士。后来没事的时候翻看“息斯敏”的说明书才发现大概有这么一行字:“偶见服用本药出现肥胖者,但未证实与本药品有关。”我吗呀一声立起,从此加入我国浩浩汤汤的肥胖大军。
于是去医院也就成了我的平常事。原来我也挺愿意去医院的,不为别的只为能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找到一个像样点的厕所。我佛慈悲,医院可能也就这项设施没收费了。善哉善哉!不过去医院看皮肤病可并不是我所想的,因为到医院一看,往往在皮肤病门诊的牌子旁边经常并列着另外一个牌子:性病门诊。好在佛祖保佑,这异乡的土地上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不然可叫我怎么解释呀!
这皮肤病性病在一间办公室办公,性病诊疗通常被一屏风隔开,挡得住眼睛挡不住声音。一次正在看病的时候,屏风里面传来一年长医生斥责一个男士:啊呀,都这样了你现在才来看!完全当儿戏嘛......听后直觉脖子后阴风习习,这可比任何苦口婆心更能教育人呢。要不是得了皮肤病,单靠电线杆子上的小广告恐怕就不会这么直观了吧?
最主要的是这个荨麻疹还不能够根治,每次看一回领点药回来吃了,过没几天就又犯了。上班的时候,有人见我胳膊上散开的风团酷似一朵朵绽放的梅花,就戏封我为梅花帮帮主。无间道啊无间道。后来多得一位好心的阿姨找一中医帮我寻了个方子,虽说这方子是西药的,却也很有效果,连续服用也能控制病情。就此也就免去了去医院的痛苦,也就再也没能接受现场版的生殖系统疾病的再教育。
只是这药的副作用大多是嗜睡。所以我每天都能活到半昏迷状态,浑浑噩噩像梦游了一般。不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生点小病调整一下生活的节奏,有什么不好的呢?只是可千万不能再胖了,丑点倒没什么,但现在什么都贵了,再胖就再也养活不了了。
2008/08/31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
菩萨保佑!疫情期间没有失业,没有因为温饱问题而感到无所适从,也没有像餐饮、旅游业者那般惶恐。然而我的内心仍然是很慌的,不知道这个疫情最终的走向,也不知道未来究竟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 老人家常说灾荒年灾荒年,这个词在现在听来似乎很陌生了。但是经历了上一次创伤仍然活着的人对灾荒...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保重身体,Ben先生!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