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登录 live space发现一条提示,大意是说自2008年10月起,空间有更新时你的msn联系人将人看到闪烁的提醒。当然,在这之前一直就有这个功能,但可以自由设置。以后呢就不能自己设置了。只要一更新,msn上的人就都能看到了。
这可如何是好?在网上看到有一个搬家工具试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成功。live space上面一直是我直接用电子邮件发布用来做back up的,糟糕的是,msn上面有很多现实当中的朋友。我可不愿意被剥光了衣服,因此在即将来临的红色十月前,我准备关掉它。
没办法,反差太大。精神与现实,浮现于隐匿,有时人必须在两个世界穿梭。
2008/08/04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从生到死有多远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最近关于老人在公交车上倚老卖老抢占座位的事热度不小,不过归结其根源很少有人去认真地总结。是什么让这么六七十岁的老人有这样强大的心理优势来来无视社会公德?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根深蒂固的环境影响。 这一辈人大多经历过文革时期,迫于现实的压力很多人会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掠取本应公平分配的...
-
这个医院的设计很奇妙,一幢大楼里分为A座和B座。 A座是产房、B座则是收治内分泌、内科等病人的病房。 常常,你会有一种从生穿越到死、从死复而新生的错觉。甚至有的时候祖孙再同一时间出生又在同一时间抢救,这中间不过是隔了一个大厅,一个“U“字型的结构。 头尾相间又相连,见或不见。
-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那么记忆也许就会更加地具体,并不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是太少了。以致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盲从地追寻他人的足迹,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淹没在世俗的尘埃里,越来越不值一提。生,不为人所重视,死,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 昨天在饭局上我的老板问我,原来你也喜欢玩摄影?我...
當天離開msn space,來靠近blogspot也是其中一個緣由。
回复删除